附着性是喷补料的重要性能,没有良好的附着性,喷补料就谈不上使用。影响喷补机喷补料粘附性的主要因素是原料的粒度组成和流变特性。另外,固化速度及方式(固化剂的选择)、钢包内衬温度、水量及风压大小、喷补操作时喷枪与钢包内衬的角度及距离等也对材料的附着率起一定作用。可见,影响喷补料附着率的因素很多,是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粒度组成
喷补料的粒度组成对附着性和耐用性都有很大影响。细粒度能改善粘附性能、可塑性好、喷补料 附着率高,但喷补时用水量较大使材料体积密度低、气孔率高、抗剥落性差且耐侵蚀性不好;粗颗粒可使喷补层稳定、喷补料密度高、耐用性好,但粗颗粒过多时喷 枪容易堵、回弹率高、损耗大,严重时影响喷补效率,使用效果也不理想。喷补料的粗颗粒所占比例一般不应过大,且临界粒度以3毫米左右为宜,否则喷补料的回 弹率会明显上升。在回弹的喷补料中主要是粗颗粒,这也使附着在钢包内衬上的材料性能因细粉过多而下降。
2、结合剂和固化剂的使用
在粒度组成确定的条件下,喷补料中结合剂和固化剂对喷补料粘附性有很大影响。结合剂能保证喷涂时喷补料的结合强度,而固化剂可使材料能及时稠化、凝固,保持 一定的流动性以填充受喷面,并有足够的保持强度。但固化剂用量应适中,用量过少时,喷补料与受喷面接触时虽经润湿,但无法做到瞬间定型,喷补料流淌距离过大,附着率低;固化剂用量过大时,喷补料经喷枪口喷出后,在高温下迅速硬结成型。在与内衬接触时已基本丧失了流动特性,无法润湿受喷面,附着困难。一般而言。固化剂的用量对附着率有一个峰值,适宜的范围很小,固化剂用量若不在这个范围内,喷补料的附着率会大幅下降。
3、加水量和风压选择
喷补操作时,用水量和风压的选择控制对粘附性影响很大。水量过小会引起“发烟”现象,喷补料与受喷面因水量小而无法润湿,发生弹性碰撞,材料无法附着;水量过大,喷补料流淌严重,亦无法附着。喷补时水量应在保证附着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用量,以免影响喷补料的使用性能。喷补操作时高压风是输送喷补料的载体,风压过大会导致材料与水在枪口处的混合不够充分、润湿不理想,且与内衬弹性碰撞过大,附着性差;风压不够时,喷补料与受喷面的接触不充分,附着率也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