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焰喷补维修装置中,将耐火材料通过氧-丙烷等气体、液体或固体火焰使之完全熔融或半熔融后喷到受损的炉墙上。耐火材料粒子从固体变为液体的状态变化受到材料向火焰内均匀分散、喷射性的影响,火焰喷补法的热源采用各种燃料与氧气的混合火焰,电弧等离子等,而在采用燃料的方法中,气体燃料容易控制,而且易于得到高温火焰。
喷补料通过火焰喷补后,在钢包耐火内衬表面容易形成新的喷补层。钢包投入生产使用中,喷补层必须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熔融钢液、钢渣侵蚀、冲刷性能。喷补料的化学组成(埘)为:氧化镁50%,氧化钙30%,二氧化硅10%,氟化钙10%。喷补料的主成分是氧化镁,能抵御钢液、钢渣的侵蚀。氧化钙的作用是:一方面提高喷补层的碱度,对钢包中的钢液冶炼,起到脱硫辅助作用;另一方面高熔点氧化钙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化合物与MgO形成喷补层的骨架,和仅有MgO高熔点氧化物骨架比较,前者结合强度更高,耐侵蚀性更佳。在火焰喷补时,温度不能使高熔点氧化物熔融,所以喷补料中必须添加一定量低熔点成分,使得在高温下迅速形成低熔点化合物,如萤石、钙镁橄榄石、透辉石、铁蔷薇辉石、镁方柱石等。喷补处的耐火内衬壁温度局部控制在1 800℃左右,低熔点化合物与高温内衬壁接触很快呈黏度较低的液态状,润湿高熔点氧化物、化合物,使得喷补料对耐火内衬壁附着率高。
低熔点化合物在喷补料中所占比例应适度,过量使喷补层不能抵御高温熔融钢液、钢渣侵蚀,抗冲刷能力低,在生产过程中,喷补层很快被侵蚀而变薄或消失;少量使喷补料附着率低,形成不了喷补层
本文由山东瑞祥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整理提供